江西智研PROTAC药物发现技术汇总了当前流行的热门的靶标蛋白配体;建立了广泛的热门靶向蛋白高度亲和力小分子及小分子片段化合物库(TPSM),广泛的E3连接酶,高度亲和力的小分子及小分子片段(E3SM);建立了linker系统,包括收集大量具有广泛多样性的双官能团连接体(BF-Linker)。这些积累的化合物库可以帮助快速高效的合成大量高活性PROTAC双特异性小分子,极大地提高采用PROTAC技术进行的药物研发过程。除了快速合成之外,我们同时建立和完善的PROTAC生物筛选与测试平台,后续发展到临床前所有阶段,直到药物最终上市。
PROTAC技术作用机制
1. PROTAC分子通过其一端的靶蛋白配体(POI Ligand)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蛋白,通过其另一端的E3泛素连接酶配体(E3 Ligase Ligand)特异性识别并结合E3 Ligase;
2. 形成P O I - P R O T A C - E3 ligase三元复合体;
3. 在此三元复合体中,靶蛋白POI被E3 ligase泛素化修饰,泛素化修饰了的POI随后被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由此抑制靶蛋白的功能。
PROTAC技术优势
改变靶点的不可成药性
PROTAC的作用分子机制是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靶蛋白,并非通过竞争结合以封闭靶蛋白功能区而发挥蛋白功能抑制作用,因此PROTAC对靶蛋白识别结合区不一定非得是活性区,结合力也不一定必须是高亲和力;这使得一些缺乏高亲和力小分子结合的“不可成药性”靶蛋白变成“可成药性”。
高效性
传统小分子抑制剂通过竞争结合靶蛋白活性功能域而抑制靶蛋白功能,所需小分子的量往往较大;而PROTAC通过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降解靶蛋白以解除靶蛋白功能,故具有可循环使用性、用量低和高效性的特点。
无免疫原性
与抗体药物相比,PROTAC不会引发抗药抗体产生。